连钢创新团队|家·国:码头上充满烟火气的温情
爱青岛 2020-04-23 18:10

  4月23日,“未来港口·中国造——张连钢和他的伙伴们”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事迹报告会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客运报告厅举行。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团队,张连钢和他的伙伴们,分享了在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过程中攻坚克难、实现目标的奋斗历程。

  跟随他们的讲述,我们领略了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波澜壮阔,见证了中国自动化码头从无到有、从“跟随”到“领跑”的时代跨越,与这伟大成果背后的艰难历程。而当我们把焦点,从世界瞩目的码头,转向背后的建设者,这群普普通通、用智慧与拼搏“拼命创新”的人,他们的故事,带给我们的,震撼之余,还有感动。

  ▲“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高级工程师、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连钢与妻子王晓燕

  【丈夫与妻子:我阻拦不住,只有选择支持】

  “我问他,咱还这么拼吗?他跟我说,他一闭上眼睛,脑海里想的全是集装箱啊、码头啊,我就觉得港口和码头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中,我阻拦不住,只有选择支持。”“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高级工程师、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连钢的妻子王晓燕,回忆起7年前,丈夫接到建组建设全自动化码头任务时的心情。那时,她在丈夫的梦想,与平静的生活中,徘徊不决。“我就想他的身体好好恢复了,就在我身边,一起把日子过好。”

  时间回溯到2013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筹建小组组建。接到这个任务时,张连钢刚刚做完一个大的肺部手术,仍在家休养。建设中国自己的全自动化码头,是他多年以来的梦想,就算休病期间,也一直紧跟世界自动化码头前沿信息。所以,他坚持“带病上阵”。

  “这一天终于来了!”张连钢心里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在欧洲,世界首个半自动化码头已运行20年,然而在世界集装箱大港前10名中占7席的中国,自动化甚至半自动化码头却一片空白。自动化码头庞杂繁复的工程系统,对于零经验,甚至都不曾实际见过自动化码头的“连钢创新团队”来说,无疑困难重重、充满挑战。细数三年来一千多个日夜里,难题有如山路般千回百转,让张连钢和他的伙伴们的“探寻”之路,布满荆棘。

  “有一次他回来,说腰疼,我给他一看,他的腰上密密麻麻起满小泡,带状疱疹是很疼的。”说起来,王晓燕满是心疼。不是没有埋怨,当7年后,看到眼前巍峨壮阔、令世人惊艳的全自动化码头时,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这个人不会说别的,一开口就是讲码头和集装箱,这个码头能建成,功勋章有我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对于张连钢来说,如今的成就,妻子是伯乐,是当之无愧的“功臣”,正是她默默无闻的支持与悉心照料, 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向着建成世界级自动化码头的目标,砥砺前行。

▲李永翠与女儿

  【母亲与女儿: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世界上的母爱有很多种,李永翠,用自己的光热照亮女儿的成长之路。李永翠是“连钢创新团队”里唯一的女性,操盘IT系统的她,工作起来,高度专注,为了分析自动化码头效率提升方案,二话不说爬上50多米高的桥吊上。因此也是团队里的“拼命三娘”。除了这一重身份,她还是一位妈妈。

  2013年进组时,女儿小远扬才5岁,如今一晃眼已经12岁了。参与自动化码头建设的7年间,她收获历经坎坷、更为坚定的自己,也收获了冲破桎梏、建成属于中国自己的自动化码头的成功,要说遗憾,莫过于她错过了女儿7年间的成长。“每到母亲节,或者其他特殊的日子,女儿给我准备了礼物,可总也等不到我下班回家,有时半夜起床与欧洲方通会议视频,会不小心把她吵醒。”久而久之,小远扬对“自动化”三个字产生了抵触。只要在家,就不能提这三个字。

  “自动化夺走了我妈妈。”报告会现场,小远扬满满的委屈。可在认真听完妈妈的故事后,她或许就明白了,妈妈的“不陪伴”背后,是不可抛却的国家重任。“我为我的妈妈感到自豪。”这句话让李永翠欣慰不已。在前期建设期间,与女儿的聚少离多,是相思,也是磨砺。她希望能成为女儿的榜样,激励她胸怀报国之志,怀才抱器 ,贡献新生力量。

  先国家,后小家。三年艰苦的自动化码头建设征程,像连钢总和李永翠这样,与亲人聚少离多的故事,还有很多。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敢为人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人肩扛着建设世界领先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担;心里,始终秉持着斗志昂扬的山东港口青岛港精神,为自动化码头建设,描绘上浓墨重彩的奋斗底色。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瑜 摄影:周少龙 薛景文 闫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