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岛培育未来,市委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让公务员队伍充满竞争的活力、创新的激情
回澜听涛 2020-11-22 15:51
11月21日,在集中遴选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给100名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年轻干部,上了一堂任前“培训课”。

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举,非常之举要有非常之策,非常之策要有非常之人!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启幕,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青岛也将掀开新的发展篇章。站在未来看今天,青岛二次创业需要提前储备好、积攒下充足的创业力量,抓住时代机遇,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让年轻干部顶上去,正是青春之岛立足开放大势、适配创业城市的未雨绸缪之举。

1

为青岛培育未来

青岛的发展如今到了一个只争朝夕的关键期,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吃劲岗位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青岛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的二次创业中,也需要更多年轻的力量充实到年轻的事业中去,用“朝气”冲散“关键少数”群体的“暮气”,让公务员群体更加适配青岛“创业”的快节奏、高强度。

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说,要“让公务员队伍充满竞争的活力、创新的激情”。

近期,青岛市面向市直各单位、各区市和驻青机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集中选拔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其中,40岁左右副局级人选30名,40岁以下正处级人选40名、县级市正科级人选30名,大多数为“80后”干部,全都具有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副局级人选平均年龄39.7岁,“80后”18名,占到60%,年龄最小的37岁,全市“80后”市管干部数量也由15名提高到33名,翻了一番多。他们当中,有现任镇街书记7名、镇长1名、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4名、市直单位处长15名、企业中层正职3名,绝大多数是在吃劲岗位上“挑大梁”。

这是青岛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的一次“非常之举”,也为青岛二次创业选拔出了年轻有冲劲的“非常之人”,更是为青岛培育未来。

青岛要建设创业城市,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而是有雄厚基础、有优越条件,极富成长性和引领性的城市“独角兽”。而青岛之所以能成为“独角兽”,是因为有领导干部一代一代奋斗积攒下来的底蕴。未来的青岛,要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超越“独角兽”,真正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未来有像前几代一样富有创业精神的“关键少数”,能够顶上去,能够撑起发展任务。

面对这100名年轻干部,王清宪也将“作战任务”下达给了这些改革发展的年轻“先锋”:“组织上选拔年轻干部,不是让大家稳稳当当、按部就班的,而是让大家去‘攻山头、炸碉堡’的,要努力当好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的生力军。”

2

年轻干部要有冲劲:

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加快建设创业城市,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这些都是需要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模式、适配新思路的“新事业”。王清宪将之称为“年轻人的事业”,格外需要年轻干部发挥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更多具有引领性、前瞻性的工作,拿出更多以改革促攻坚、抢占产业新高地等方面的金点子来。

“年轻的事业需要敢打敢拼、冲锋陷阵的年轻力量。”王清宪专门与这100位年轻干部“面谈”,谈的不仅是年轻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素质能力,更是青岛的未来。“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这是王清宪对年轻干部的期许,也是面对改革攻坚、发展压力,年轻干部必须达到的“及格线”。

如今青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写入了“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中,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作为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具有“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双节点”作用。这是青岛发展所面临的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同时,青岛面临的城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可以说,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

王清宪用非常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向年轻干部们表达了他的期待:“始终保持住一股子激情、热情,保持住一股子冲劲、闯劲,工作中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敢于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苦水里泡一泡,在柴火上烤一烤,在辗转反侧甚至痛苦煎熬中百炼成钢,历练成长。”

3

年轻干部要能实战:

率先提升“三化一型”素质和能力

干事创业的主体是人,青岛的二次创业中,“关键少数”就是青岛的官方“创业团队”。本次遴选年轻干部,是要为青岛改革发展“打仗”的,是立足青岛未来的一次“点将”。因此这次年轻干部选拔,对于打硬仗的能力格外看重,即便在经历了“干部自荐→单位推荐→理论测试→面谈择优→专题调研→推荐考察→研究任用”7个步骤之后,还要在“实战”能力上继续接受考验:

例如,对30名副局级人选的岗位安排,暂不明确职级和具体职务,先一律充实到市、区市两级常态化疫情防控专班脱产工作,半年以后根据干部表现情况,再研究任职事宜,不合格、不过关的坚决拿下来。

去年以来,青岛通过创新性开展“三述”和“体悟实训”,不断提升干部“三化一型”的素质和能力,目的就在于提升青岛干部的“实战能力”。目前,青岛已经先后选派4批607名队员到深圳体悟实训,两批204名干部赴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专业实训,本次遴选出来的100名干部中,就有不少是从深圳、上海“学成归来”的学员。

当下青岛有太多战场,亟需年轻的青岛干部施展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素质和能力,展现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探索以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的路径:

"

青岛首创性地在21个经济部门成立市场配置促进处,实践中到底如何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不是离开了财政就不会办事了?

青岛建立了领导干部为企业站台制度,成立了全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如何让这些平台功能最大化,实现优质资源在青岛的双向循环?

青岛顶格倾听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海信集团智慧城市建设、青啤集团倍增计划、伟东集团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等方案,并给予“一对一”精准扶持,如何让公共资源在法治框架内更高效灵活地适配这些新兴产业?

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城市发展生态,到底在实践上怎样打通不同领域的藩篱,形成“4+1”的合力?

"

座谈会上,王清宪讲述了一个案例:市住建局首次将BOT(即建设-运营-移交)特许经营模式引入市政设施建设,7座人行天桥由特许经营方通过桥体广告获得收益,市财政实现了零投入,这就是“把该放给市场的放开放活”的工作思路。

青岛有足够多的战场,让年轻干部们大开“脑洞”,在市场规律和法治框架内创新创意,全方位“搞活一座城”。

4

年轻干部要自知:

勇于面对不足、补上短板

王清宪深知年轻干部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他引用“八缺八不缺”来形象地概括年轻干部的共性问题:

“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知识缺文化,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能力缺魅力,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思想缺感情,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怀。”

这是时代背景、个人成长等种种因素造成的客观现实,不少从“校门”进到“机关”的年轻干部难免不了解基层、与群众疏远;受限于经历阅历,遇到问题难免手忙脚乱,遇到挫折难免心态有起伏;面对种种干扰诱惑,必然会有困惑、疑问乃至心浮气躁……王清宪将这“八缺八不缺”形容为横在年轻干部面前的“一道道坎”,但他同时指出,“跨过去了就跃上了新的台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清宪希望青岛的年轻干部,能够提高站位、摆正位置、定好目标,不走捷径、脚踏实地、谦虚谨慎、贴近群众、充满朝气地在重要岗位、吃劲岗位上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从群众需求、城市发展出发,善于创新创造,真正把青岛干部队伍这“一池春水”搅动起来。

“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是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大家现在奋斗在青岛这个火热的‘二次创业’战场上,甘于混日子、做太平官,或者搞自我设计那一套,是行不通的。”王清宪这样告诫大家。的确,正在创业的青岛,需要充满活力的“创客”,年轻的青岛干部,就应该成为看得清大势、读得懂市场、走得近群众、打得开脑洞、找得出办法、赢得了硬仗的“创客”。

在青岛的创业战场上,更多年轻干部走上了重要的战斗岗位,今天的青岛正在用未来的眼光和年轻的力量布局二次创业。

青春之岛,正青春。

   来源:回澜听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