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坐镇开场,新年顶格质询,追问15个攻势落实!落实!落实!
回澜听涛 2021-01-21 19:37

1月21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亲自主持开场,拉开了2021年15个攻势质询答辩的大幕。15个攻势,绝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公开质询答辩,就为了看看到底雨点是大是小,它在地上砸了到底多大个坑。

从早上8点半开始的第一场,到晚上6点半开始的第5场,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军民融合发展攻势、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5场攻势质询答辩轮番进行,攻势分管市领导带着相关负责人登上答辩台,接受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代表,以及一名随机观众的质询提问,现场快问快答,答辩实况录像也将择日在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开播出。

5场质询答辩虽各有侧重,但都不约而同地列出了重点项目或工作目标的推进时间表,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是5场质询答辩的共同主题。质询之后,现场还通过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满意度测评,若满意度低于90%,相关单位要就根据质询提出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交报告。现场提问之外,还设置了书面质询表,书面质询的问题,相关部门也要给予详细解答。

未来两天,质询答辩将继续保持每天5场的高强度,完成对全部15个攻势的质询答辩。

从首日质询答辩情况来看,两年来15个攻势通过推进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相关单位、个人都自觉把职能工作纳入全市15个攻势全局来审视和把握,明晰每一个攻势的来龙去脉,了解青岛在干什么、每一个攻势意味着什么、自身在攻势中的位置是什么,打破本位主义,形成大协作格局,取得了不少成绩。

不过质询的重点不在展示成绩,而在倒逼落实,高强度质询,是为了高强度落实。

01
问向落实、答在落实

公开质询、公开答辩,公开抛出的犀利问题,为的是抛开纸面数字材料,追问项目落地进度、攻势推进强度、短板补足力度,目的只有一个:

倒逼决策落实!落实!落实!

倒逼项目落地!落地!落地!

问:“有些新经济、新技术的项目,前期投入很大,短期很难见到成效,但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新经济项目很有可能在突破某个点之后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城市竞争的决定性力量。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请问在投资支持‘四新’经济项目上是如何考虑的?”

答:“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还是要围绕我们的主导产业来。比如说现在全力以赴的工业互联网,就是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赋能传统产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利润率。同时,要侧重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侧重制造业。深圳就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深圳前20年甚至前30年,主要是抓制造业,电子产业、电子信息成了全世界第一,形成了产业生态,才逐渐往上攀升,开始搞技术研究,深圳经验是值得青岛学习和借鉴的。

在2021年的对区市、部门的考核当中,对新经济项目的考核力度将加大,不仅仅看大项目,还要看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情况。像最近落地即墨的创新奇智,人不多,全是轻资产,还有像春光里、华夏基石、创业黑马等,现在大量引进的都是这样的企业。”

问:“城市人口不断攀升,将带来全市尤其是主城区入学儿童的数量的增加,请问攻势实施两年来,我市在人均学位上,比如矛盾比较突出的浮山后等片区,学位上有没有显著的变化?下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是如何前瞻性地谋划布局教育设施,以满足新形势下我们的入园入学需求?”

答:“2019年、2020年我们新启动了262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今年还要建设65所,如果建设完成的话,能够新增大约18万学位,我相信全市的教育资源紧张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浮山后片区。青岛市制定了2014年-2020年的教育专项规划,现在正在编制2019-2035年的教育专项规划,将作为指导全市教育设施建设的依据,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教育需求,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老城区里的老学校,我们的意见是保留。现在很多优质高中都搬迁到郊区去了,留下的这些老学校,可以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资源加以利用。所以,主要是从加快建设、科学规划、充分挖潜、统筹这4个角度来解决我们教育问题。”

现场质询答辩实况录像也将对外公开,详情可关注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或蓝睛APP预告

02
攻势落实出了哪些成果?

质询答辩同样也是一个“检查作业”的过程,这也是答辩人面对质询团时,必须一五一十说清楚的“账”。通过首日高强度质询答辩,几场攻势的战果也呈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接受检验。

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方面,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46个;新引进高校科教机构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0家;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408项;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突破50%;迈入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行列,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榜单前10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强。

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方面,青岛市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0年,启动建设了93所幼儿园中小学,青岛市普高录取率由52%提高到了68%;启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20处市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14.3万平方米,新增养老床位1.9万多张;建成人才住房1.6万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1个,启动棚户区改造2.93万套,完成节能保暖改造532.5万平方米;建成28个公共停车场,新增车位9100个。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方面,4F级胶东国际机场建成,潍莱高铁建成通车,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打通36条未贯通道路;地铁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开通,轨道交通实现6线运营;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海铁联运连续6年稳居全国首位;1月20日全国铁路系统大调图后,铁路出行长三角主要城市实现南下直达,由过去7小时缩短至5小时以内;2020年,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13.4亿元,同比增长4.1%。

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方面,2020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全球排名,青岛比2019年提升2个名次,位居全球第15位,位居中国北方城市第1名;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年游客数量突破1亿人次;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汇通丰源项目、宇培电商项目、成龙国际项目、航空港供应链项目主体完工;国网紫光能源科技城项目(一期)、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等1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56.6亿元。

03
2021年是项目落地年,也是15个攻势的打出战果年

在2021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资金和政策向15个攻势、13条产业链、重点项目集中整合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15个攻势在2021年就要更加突出其打破边界、整合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优势,将攻坚重点放在项目落地上。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无比关键的一年。越是关键时期,就越像擂台上的决赛,不看衣着是不是光鲜、不看架势是不是漂亮,就看功夫硬不硬、就看谁能站到最后。功夫硬不硬从哪里看?就是项目落地。

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项目是促进投资的重要支撑。

2019年,青岛投资增长率高达21.6%,增速创近七年新高,居中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2020年前11个月,青岛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3%,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增长55.2%,高端装备投资增长18.6%,商贸产业投资增长117.9%,现代金融服务投资增长231.9%。这些都是青岛聚焦13条产业链、15个攻势强势发力的成果。

2021年,则要在保持投资增长势头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投资进度的推进,这也将是15个攻势的重点攻坚方向。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达产,这些项目进度将成为15个攻势的核心作战目标。青岛人大和政协围绕15个攻势组建的145个工作小分队,也必然会更加侧重于投资进度、项目进度,深入现场一线对15个攻势的方方面面进行跟踪调研督导,发现并及时向市委反馈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

2021年,15个攻势的主攻方向,就是瞄准关键领域、关键问题,聚力攻坚、攻出实效。一方面需要招引更多又大又好的引领性项目,让项目更快落地、加速建设;同时也要引进一大批具有成长性、引领性和未来高价值产出的轻资产项目、平台经济项目,把投入产出比高、成长性强的项目识别出来、招引进来,持续推动城市的发展,从内部、从细胞层面上催生最深刻、最本质的变化。

开年就顶格聚焦落实的15个攻势质询答辩,只是青岛在2021年的第一个月,踏出的一个落实脚印。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11个月里,落实的脚步会越踩越重,落实的责任会越压越实,以项目落地实效见真章的烈火,方能淬炼出青岛的高质量发展动能,也才能让有责任担当、有能力眼光、有情怀抱负的“真金”们脱颖而出。

来源:回澜听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