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小伙吴凯凯: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守护生命
蓝睛 2020-03-13 18:30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帮我捡回了这条老命!你们辛苦了,好人会有好报的。”在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7层的病房出口,一位78岁的老太太激动地为医生、护士们深深鞠了一躬,住院35天的她今天治愈出院了!医护人员、老太太的家人都来了,大家为老太太送上鲜花,祝愿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人群中有位年轻的小伙子,偷偷别过头去,激动的泪水顺着脸颊躺下来。他,就是吴凯凯,来自山东平度古岘镇的“生命守护者”。

  出征武汉,诠释共克时艰

  吴凯凯,1988年出生于山东平度市古岘镇的八里庄村,先后就读于万杰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毕业后到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男护士。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勤奋刻苦、用心钻研,得到了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20年对吴凯凯来说,将是难忘的一年,医院发布通知,将派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吴凯凯!”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册的时候,兴奋的整晚没睡着觉。此刻的他丝毫没有畏惧,反倒是有些小期待,盼望着明天快点到来。吴凯凯打电话告诉在老家的姐姐吴霏,姐姐虽然担心,但她了解弟弟的脾气,他最需要的是鼓励与支持。吴霏告诉弟弟安心去武汉,父母她会照顾好。

  2月2日,医疗队带着领导的重托和家人的祝福出征湖北,目的地——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7层病房便是他们将要征战的沙场。

  工作第一天,是紧张而忙碌的,“凌晨五点的武汉,天还很黑,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我和同事已经一切收拾妥当进入隔离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我们是早上三点起的床,三点半从酒店出发,四点四十五穿戴结束接受最后互检。”吴凯凯在当天的工作日志中写到。据吴凯凯本人介绍,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有了紧张和恐惧情绪:“防护服很厚,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时间长了浑身难受。眼前的护目镜和脸罩经常雾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因为戴着手套,写字速度也变慢了。总之就是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但还是得咬紧牙关好好干,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有情绪了,他们就相互倾诉、开导,保证以最好的状态进入病房。

  “责任与爱”,定义无悔担当

  到3月12日,吴凯凯已经到武汉39天了,这39天里,有高兴、有难过、有成功、有挫折,他将这份工作定义为“责任与爱”。

  “救死扶伤”是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收到确诊通知的那一刻内心一定是绝望的,而医护工作者的职责便是“救治、照料、鼓劲儿、打气”,给患者生的希望、尽全力保患者活下去的未来。关于“爱”,吴凯凯在日志中写到:“世界从来不缺少关爱。我们来到武汉,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历经三次搬家,每一次都有热心的司机师傅和志愿者帮助我们;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开空调,市民自发捐献了大量的羽绒服、电热毯、取暖器等取暖设备,这都让我很感动,有种到家的亲切感;2月26日,我们小分队还收到了47床和48床夫妻患者的感谢信,信中还提到了我的名字,所有的付出都更有意义;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虽然没有见到面,但心里依然充满了能量,我感受到总书记的心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连在一起。此刻,我只想说,请放心,我们定会竭尽全力!请放心,我们定会笑到最后!”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心中有太阳。白衣天使不负使命,勇敢往肩扛。”我们共同期待“白衣天使”凯旋,相约十里春风,繁花似锦觅安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