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红岛丨鱼皮鼓·向海而歌
爱青岛 2019-02-14 09:45

  李知林一直有个心愿,想去海边录一场原生态的鱼皮鼓表演,还原鱼皮鼓曲牌这么久,他希望可以借助服装、道具和演员的状态,呈现出古老渔民的生活乐趣,将观众带回五百年前。服装齐备,道具却有些破损,需要换一批新的坛鼓和竹筒鼓。李知林像往常一样,找到木匠吕良诺,这次选用厚实的河豚鱼皮来做鼓面。和做大鼓一样,将鱼皮蒙在这些器物上再进行捆扎和晾晒。

  李知林说:“那时候过二月二,正是天比较冷,海的冰面都非常大,所以我就是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复原古时候的场景。”

  服装齐备,道具却有些破损,需要换一批新的坛鼓和竹筒鼓。李知林像往常一样,找到木匠吕良诺,这次选用厚实的河豚鱼皮来做鼓面。和做大鼓一样,将鱼皮蒙在这些器物上再进行捆扎和晾晒。

  李知林说:“小的有个什么好处,我们做鼓一般用高中低音档,做出以后就是敲着,听着它的声音,高中低音敲出来以后,它的节奏出来,高低音一配合,高音低音中音起来,出来的音比较和谐。”

  由于鱼皮鼓曲牌是五阶音梯,音色简单,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器皿做成的鱼鼓,成就了丰富多变的音色,进而组合形成曲调。

  李知林说:“这个里面空间的大小,决定它声音的高低,老一辈、先祖们非常聪明,用这个高的,细的它主要是高音,粗的就是低音,不粗不细的就是中音,它把音乐的高中低,三种音域加起来。这个坛子,也可以当瓢用,用完瓢以后,把咸菜腌上,来家吃完以后,蒙上鱼皮,所以说鱼皮鼓最大的区别,它把船上所有能出声音的东西作为乐器,把运用生活当中的锅碗瓢盆声音当做音乐。”

  一切准备就绪,海边的录制如期进行,这一天,风不大,气候还是非常寒冷,海面的冰与曲目里描述的场景倒是相吻合。演员们也都很期待这次录制,希望把老祖先的生活和乐观积极的精神在他们身上重现。

  出海喽,伙计们,哎,过二月二咱出海吧,好,咱先把船推出去,好,二月二呀,嗨哟嗨哟,龙抬头呀,嗨哟嗨哟,南海化了,嗨哟嗨哟。

  姥娘我今天去赶集,买了两只大公鸡,我闺女叫我去吃鱼,让我来赶紧看看去,看看去,亲娘来,这谁弄些蛤蜊皮,蛤蜊皮。

  二月二,炒糖豆,老婆孩子一炕头。二月二,打墩子,他舅背着他妗子,他妗子。

  鱼皮鼓是千百年前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今李知林恢复鱼皮鼓曲牌,目的是把它再呈献给劳动人民。

  李知林说:“群众喜闻乐见的,来自于群众再返给群众,就能得到群众的好评,受群众的欢迎。让历史文化为现代文化服务。让过去古人的优秀曲牌,搬到现代来,为新时代新发展服务。既然群众接受了,是一个优秀的曲牌,就要一代代把它传下去。”

  李知林对于与现在的创作和表演并不十分满意。

  李知林说:“也不是严,我自己觉得也不过瘾,感染力不够。”

  五分钟,自始至终把观众沉浸在返回到500年前这种历史背景当中去,还达不到这种效果,我个人这么认为。

  古老的文化记忆正是有了一代代人近乎完美的追求,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李知林还在恢复鱼皮鼓曲牌的这条路上奔波,他要把鱼皮鼓带给更多的人。

  (来源:宣推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