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段防空警报你听得懂吗
爱青岛 2019-09-19 09:00

  我国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9月21日是第十九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提高全民国防素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节环,今天,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

  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怎么来的?

  2001年8月31日,中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

  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有什么大型活动?

  各地、各部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突出宣教主题,拓展平台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纪念会、形势报告会,邀请军地专家教授进行宣讲辅导和研讨交流。

  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实效性,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内容,扩大声势和影响。

  大力营造崇军尚武浓厚社会氛围。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

  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青岛会试鸣防空警报,时间一般为15分钟。

  防空警报实际上是“防空警报信号”的简称,一般分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或灾情警报、解除警报。

  预先警报

  用途 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叫方式 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

  示意图

  空袭警报

  用途 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鸣叫方式 鸣6秒,停6秒,15遍为一个周期。

  示意图

  解除警报

  用途 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鸣叫方式 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示意图

  如果战时听到防空警报怎么做?

  如果有一天发生了战争,作为民众的你需要作好防护准备,当听到防空预先警报的时候又该如何做呢?小编找到一些专业机构做出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做到有备无患。

  1、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切断电源,携带准备好的生活用品,照顾老人和小孩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2、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防空设施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防空设施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3、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火灾,附近可能沾染放射物质、染毒或染菌。因此,应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最后小编要强调,试鸣防空警报是为了让民众熟悉防空警报信号,提高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市政府、区政府已经通过各种消息渠道提醒全体市民及过往人员听到警报信号后,不要惊慌,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

  全民国防教育标志长啥样?

  自2010年1月1日起启用全民国防教育标志。

  标志构成要素:全民国防教育标志以长城、烽火台、盾牌三个要素构成“国防”的概念,外围用橄榄枝烘托、装饰,红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国无上的尊严与荣耀,“GFJY”为“国防教育”汉语拼音缩写。

  标志代表的意义:标志简明、庄重、美观,较好体现了国防教育这一主题。标全民国防教育志是全民国防教育的象征,主要用于各级国防教育机构、国防教育场所,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中的设施、设备、宣传品等,不得用于商业行为和其他活动。

  历年“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宣传主题

  学校国防教育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社会国防教育

  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国防教育。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人员应当依法履行组织、领导本地区、本部门开展国防教育的职责。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应当开设国防教育节目或栏日,普及国防知识。

  (消息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