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开始啦,大家准备好怎么面对这40天的“烤验”了吗?
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欢吹空调、吃冷饮,也爱大量饮水,这容易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快来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三伏天应该注意些什么。

2018年三伏天时间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由此可得,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身体最怕这些事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建议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的人就会因此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饮用。每次饮用100~150毫升水为佳,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
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最好每两三天就打扫一次。
三伏天应该这样做
热水泡脚,祛湿邪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来讲,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做出来的菜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很多人认为羊肉仅是冬天进补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羊肉滋补性的一个认识误区。
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为佳,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

三伏天养生注意三件事
擦干汗或等热气退去再洗澡
酷暑季节,汗流浃背地回到家,总想痛痛快快洗个冷水澡,但体质不佳的人可能会因此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手脚麻木等症状。所以,刚回到家时,最好不要马上对着空调猛吹或立即冲凉水澡。建议先用毛巾擦一擦汗水,让身体凉下来,血液流速减慢时再洗。

吃凉菜加点姜,平衡寒凉之气
冷饮是夏季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胃肠的正常蠕动,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真想尝尝冷饮,每次不要超过150ml(约普通矿泉水瓶的三分之一),每次吃雪糕、冰棒不超过一根为宜。
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夏季养心是重点
气候炎热,人容易感到心烦气躁,喜怒不节会损害脏腑的正常功能。所以,天气越热越得预防情绪上的急躁!
怎么防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平”字。平心静气,不仅可以使人心情舒畅,还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不管天气如何炎热,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平时可常饮用些荷叶茶等以清心火,散暑热。
(来源:“爱红岛”APP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