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白露,暖身驱寒迎秋凉
爱青岛 2018-09-07 18:00

  明天0时30分,我们将迎来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白露。

  白露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但早晚温差也会加大,过后温度下降迅速,秋意会越来越浓,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白露是怎么来的呢?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时配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白露时节要这样养生

  白露后天气冷暖多变,特别是早晚更添几分凉意,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此时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饮食注意养肺。

  【搓耳泡脚,补养肾气】

  从白露开始,凉意渐浓,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要经常给肾“打打气”。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到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

  【动静结合,调养心神】

  秋天气候宜人,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但选择运动项目也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调理饮食,减苦增辛】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可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或用中药食疗,如西洋参、沙参、杏仁、川贝等。白露时胃肠气血未充,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也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秋吃早粥,调理脾胃】

  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白露时节适宜的粥品有莲子百合粥、山芋粥、红枣糯米粥等,有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秋冻适度,不可贪凉】

  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这时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该及时添衣加被。睡卧不可贪凉,否则极易患上感冒,也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过分贪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宁神定志,保持微笑】

  白露时节,秋气肃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波动。故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保持神志安宁而平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还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的气血调和。所以,萧索之秋,还要记得常常绽放笑脸哦!

  (来源:“爱红岛”APP综合整理、人民日报、青岛晚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