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到 莫负好春光!
爱青岛 2019-03-20 16:27

  小伙伴们今天是否感觉到了寒冷?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带来了温度的骤降。不过明天就是春分了!天气会逐渐暖和起来,很快又可以出门晒太阳了~

  什么是春分?

  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为两半,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此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由此昼夜平分,冷热均衡,为一年中最好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对于我们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春天的到来。这时的天气已经没有了初春的寒冷,也还未到春末的炎热,就好像人生中的最好年纪。

  大家请纵情享受这时节的美好,莫负春光~

  春分三候

  玄鸟至:春分之日,“玄鸟至”。“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正是“燕来还识旧巢泥”。

  雷乃发生:春分后五日,“雷乃发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始电:再五日,“始电”。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春分民俗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竖鸡蛋”:选一个光滑匀称、没有冷藏或煮熟过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大头朝下地竖起来。“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如今这一中国习俗已成为“世界游戏”。

  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祈求的是家宅安宁,家人身壮力强。

  送春牛

  “送春牛”的习俗,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春分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大人们也经常参与其中。孩子们放风筝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季养生

  春分时节,冰雪消融,草木复苏。无论南方北方,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春季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哈欠连天、睡意不断,民间称之为“春困”。“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会“越睡越困”,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多舒展肢体,尽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诸如高血压、月经失调、失眠、痔疮等。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勤锻炼,定时睡眠。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这里说的就是“春捂”了。春捂主要是对首、足两头保暖,这样可以免受感冒、呼吸道炎症、关节炎等疾病的侵害;春捂还讲究“上薄下厚”,因为心脏在上身,所以下肢的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分差,裤子要穿厚一点。那么,什么时候特别需要“春捂”呢?气温在摄氏15度以下的时候,还有日夜温差在8度以上的时候。

  春分饮食

  春分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也是各种植物萌生嫩芽的大好时节,食用豆芽、蒜苗、豆苗、莴苣都正当季。

  此外,民间还有“春则食香,夏则食臭”的讲究,多吃些香椿、香葱、香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爱红岛”APP综合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