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腊八节 你怎么过?
爱青岛 2018-01-23 15:45

  明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腊八节的起源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腊八节的习俗

  进入“腊月门”,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了,“赶大集”对于青岛人来说,无论是生活在市区还是在周边县市,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风俗习惯。

  红岛千佛山大集的春联,河套大集的年货,上马大集的海鲜......当地的大集各具特色、人气很旺。集市上哄闹的人群,大个的花馒头,红彤彤的春联、鞭炮,还有美味的糖果、干果,都是宝贵的童年记忆。

  除了“赶大集”,大家一定不会错过的还有吃腊八粥、腌制腊八蒜。

  腊八粥

  腊八粥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非常盛行。“腊八粥”的用料十分讲究,粥料为:两黄米(小米、黄米),两白米(大米、江米),两豆(红小豆、绿豆),两果仁(核桃仁、杏仁),两干果(小枣、葡萄干),外加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乳蕈(牛奶、香菇)等合水熬煮。高手熬出的“腊八粥”不但好吃,而且好看,因此“腊八粥”又称“七宝粥”,比作佛家七宝(金、银、琉璃、琥珀、玛瑙、珊瑚、珍珠)的混合体,非常形象。

  这一传统习俗延续至今,“腊八粥”这一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宗教仪式供品,逐渐演变成为寻常百姓家的食品。用料又增加了多种,如桂圆、莲子、百合、枸杞、冰糖、紫米、香米、薏仁米等。名称也由原来的“七宝粥”变成了“八宝粥”。

  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中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腊八粥非常符合这一条,腊八粥的材料决定了腊八粥的美味和营养。有大米、小米、糯米、薏米、红小豆、绿豆、红枣、花生、葡萄、枸杞、黑芝麻、百合、莲子等等,既有谷类、豆类,又有坚果、干果。最重要的是谷类、豆类混合搭配能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谷类是有营养,但失去了豆子就失去了平衡。另外,腊八粥能够让我们一餐之中吃到许多种食物,其中的粗粮和豆类是我们平时饮食上比较欠缺的。这些谷类,比如大米、小米、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有健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豆类比如红小豆、绿豆,富含植物蛋白质;坚果比如核桃、花生,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E,可抗衰老、健脑益智;干果比如大枣、栗子,浓缩了鲜果的营养成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腊八的“八”是节气,并非固定的8种食材。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的搭配。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各地的腊八节饮食

  陕西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西宁

  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西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宁夏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北京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看了这么多习俗,今年的腊八节,你们准备怎么过?

  快来给小编留言吧~

  (来源:“爱红岛”APP综合整理)

分享到
分享: